各系、各班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新湖杯”温州大学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1.温州大学全体在校生、毕业五年内学生。
2.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鼓励跨校、鼓励跨院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3~15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
二、大赛安排
(一)学院选拔赛(2025年3月—5月)
宣传发动。各学院集中学院力量和资源,通过各类教师、学生会议进行赛事宣传和政策宣讲,组织学生4月左右(具体时间以国赛文件为准)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报名,提交创业计划书进行网上报名,报名人数不低于学院人数20%(含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凡在网站报名成功的团队成员,经培训并经创新创业学院认定,每人获0.5个课外创新学分。
2024级普本班级每人须作为队长或团队成员完成2次项目注册,其他各年级自主报名。
凡在网站报名成功的团队队长或成员,经创新创业学院认定,每人获0.5个课外创新创业学分,完成项目注册成为团队成员2次可获得1个劳育分。
注:
(1)该项赛事与其他学科竞赛不冲突,创新创业等课堂上的优秀创业实践作业也可以改为申报书,报名2次成功后可获得外创新创业学分和劳育分。
(2)往年参报项目可继续申报,报名2次成功后可获得外创新创业学分和劳育分。
2.项目选题。各学院通过走访地方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校友企业,认真梳理近几年重大科研项目、优势学科项目和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挖掘一批重点培育项目。
3.项目培育:各学院通过宣传、引导,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帮助项目负责学生作为第一人申请专利、发明;帮助参赛团队整合、对接企业资源,邀请知名创业导师和风险投资人担任长期导师,参与项目挖掘、培育和辅导。
4.院赛组织。具体时间安排待定
(二)学校选拔赛(2025年5月—6月)
1.校赛名额确定(5月上旬)
(1)基础名额:依据学院学生数(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分配基础校赛名额(彩票平台
分配6个校赛名额)。
(2)学校鼓励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跨学院组队,以第一指导老师所在单位为依据,认定参赛项目归属学院或组织单位。
2.初赛:书面评审(5月中旬)
按照校赛名额,学校组织评委依据参赛项目创业计划书和PPT进行书面打分,选拔一定数量项目入围决赛。
3、决赛:现场路演(5月下旬)
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现场评审,按参赛赛道和组别进行现场路演答辩(6分钟陈述+5分钟答辩),最终决出金奖、银奖、铜奖等奖项。
4、省赛推荐选拔(6月下旬)
根据学院报名人数比例、校赛决赛成绩和省赛名额,学校组织开展省赛辅导营和省赛选拔赛,按选拔赛成绩最终确定省赛推荐名单。
三、大赛赛道、组别和评审规则
参赛具体要求和评审规则,详见附件3(去年国赛通知)、附件4(评审规则),或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查看。
四、大赛奖励
1.校赛设置金奖15项、银奖20项,铜奖30项,分别给予3000元、1500元、800元的奖励。学校依据国赛、省赛成绩和学院学生报名人数比例,设优秀组织奖。
2.本、专科生在国赛中获得金奖(排名前8),银奖、铜奖(排名前5),省赛金奖、银奖的项目负责人可直接申请省政府奖学金,不占用学院名额。(若项目负责人为已毕业学生或留学生,排名第二位的在校生等同于项目负责人)。
3.本、专科生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在大赛全国赛中获得金奖或银奖优先推荐参评国家奖学金。
4.研究生作为团队成员在全国赛(金奖排名前10、银奖或铜奖排名前5)和省赛(金奖排名前5、银奖或铜奖排名前3)中获奖,可按照相关程序认定为培养环节实践学分,并推荐参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5.研究生作为团队主要成员获得省赛金奖(含)以上(排名前5)或省赛银奖(排名前3)的研究生毕业生,可以授予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评选名额不占各培养单位指标。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86593901
校赛微信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