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上午,温州大学彩票平台
《国际贸易文献导读》省级教改示范课在北2-407教室开讲。本次课程由省级教改项目负责人陈文芝老师主讲,教学督导孙雷红、叶春霞及全校各院系教师代表共10余人到场观摩。课程以“学术规范筑基、文献研习赋能”为主线,通过系统化的文献研读、方法论训练与思政浸润,展现了新文科背景下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创新范式。整节课分课程回顾、交流互动以及新文献汇报等环节。

文献为基,解码学术研究方法论
课程伊始,陈老师以“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系统回顾前几周所研读的关于企业出口决策以及出口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国内外文献,并提出该话题最新的研究进展,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课堂上,陈老师强调:“学术研究需以文献为基、严谨求证,文献阅读是发现研究空白的第一步。”

互动研讨,锤炼学术思维
课程创新采用“雨课堂投稿+动态研讨”模式,学生课前根据上节课发布的任务进行相关文献搜索及阅读,课堂上通过雨课堂平台提交基于文献检索的选题方向与研究思路。陈老师从中筛选出具有启发性的投稿,围绕“学术论文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展开深度互动。

思政浸润:解构引言,深植学术初心
课堂上,陈老师以戴觅、茅锐(2015)《外需冲击、企业出口与内销:金融危机时期的经验证据》的引言部分为思政载体,通过逐句解构“问题提出-文献缺口-研究价值”的逻辑链条,引导学生体悟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社会责任感。陈老师聚焦引言开篇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出口企业生存困境”,带领学生解构作者如何从“外需断崖式下跌”这一现实痛点切入,提出“企业如何调整出口与内销策略”的核心问题,启示我们学术选题须扎根中国实践,回应时代拷问。
多元评课,共探学术育人新径
课后,学院教学督导叶春霞老师组织听课老师们在北2-211开展评课。教学督导叶春霞老师高度评价:“课程首创‘文献检索-批判解析-综述撰写-思政升华’四阶培养链,精准对接新文科拔尖人才培养需求。此外,该课程已连续开设三轮,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规范性显著提升。”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孙雷红指出:“该课程将中英文文献阅读与实证方法解构深度融合,有效破解了本科生‘畏难空泛’的学术痛点。”国际贸易系教师王青峰老师认为:“课程通过‘小组互评+选题路演’机制,实现了学术规范意识的内化与迁移。”

结语
本次公开课以文献研读为锚点,通过方法论赋能、批判思维训练与学术价值观塑造,探索了一条“扎根中国实践、对标国际前沿”的学术能力培养新路径。正如陈老师所言:“学术研究是孤独的远征,但文献中的智慧星火,终将照亮青年学子的求真之路。”